【启恒服务队】2009至2019我们相伴的十年《福嫂探访》上篇 自从加入的志愿者行列 走在路上,遇到可能需要帮助的人们; 愿意停下脚步,上前去询问一句, 一句简单的问候,你可能觉得微不足道,却温暖他人! “她”住在虎门新湾敬老院,虽然没有血缘上意义上亲人,却有着一群亲切的孩子们,风雨无阻的看望她,关怀她;跟她说话,带她出去走一走;她生病时,陪伴在身边;生日时,陪她一起过;她的欢乐,伤悲,有孩子们跟她分享;若是你现在问她,她最信任的人是谁?——一群穿橙色/黄色的孩子们:启恒服务队;而“她”是谁?——这篇文章的主人翁:福嫂;
一位让启恒服务队的志愿者们照顾10年的孤寡老人,今天,小编就在这里问大家一起述说福嫂与启恒志愿者们间的那些小故事!
2009年“碰撞,火花只有伶仃几点”, 启恒志愿者陈伟平在巧合下收到镇口群众的消息,镇口有一位本地老人,缺乏亲人照顾,单身一人蜗居在10多平方的小房间内,没有收入来源,食无定时,面黄肌瘦、瘦骨嶙峋,依靠附近邻居不定时接制;陈伟平接收到这个消息,立马上报到启恒服务队,并连同启恒的创始队友们一同去到目的地,第一次看到了福嫂;
用当时救助过福嫂的志愿者描述:“我们在一条街的三叉口处停了下来,第一眼看到福嫂的时候,都不禁内心一颤.在繁华的大街边,一个佝着身躯的老奶奶,穿着一身小碎花布衫,正靠着墙角晒着太阳.那满脸的皱纹,木纳的眼神向着往来的车辆望去,好像在期盼着什么….”
以为通过福嫂的眼神可以读懂她一点点,福嫂的一开口,就把志愿者们惊讶了,福嫂骂人的功力不是一般般,中气十足,脾气也不好,直到现在,每次志愿者去看望她,她的脾气还是一样。 “她拒人于千里,志愿者们迎困难而上” 俗话说: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”福嫂的遭遇,让她内心自我封闭起来,怎么才能让福嫂接纳志愿者们,让启恒的队友们可以帮助她?针对这个案例,启恒特别成立一个“福嫂”专案小组,每周组织人员去走访她。不接纳,那就通过附近的邻居街坊口中一点一滴的去认识她,福嫂喜欢坐在家门前的巷口,那志愿者就陪在她身边,跟她说话,锲而不舍去开导她,一次不行,两次,三次, N次,甚至第N+1次;只要启恒服务队的志愿者们有时间,就会组成小分队去福嫂在镇口那个每天都待着的小巷口看望她,陪她聊天,尽管她不理,也在一旁陪她,开导她;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的坚持着;
2010年始,多次的摩擦,她终于肯接受志愿者们了~ 福嫂的家在一个四面环楼的中间.要进去,就需要穿过一个仅仅能容一身的楼隙.若稍微胖一点儿.就连挤都挤不进去.楼隙间很暗,即便是在中午,可见度也不高.若要进去,都需要拿出照明灯出来,照着才勉强走了进去.过了楼隙后,首先显露在面前的是一座四面环楼的小瓦屋.瓦屋的门开在左边,右边竖着一支烟卤.走进屋内, 屋里很乱.真的很乱.杂七杂八的摆得到处都是,零零散散.使得原本就很小的屋里变得更加的紧凑. 启恒的志愿者每次去探访福嫂,他们会做些什么?等我跟你一样一样列举出来: 1)给福嫂带吃的 因为福嫂只有自己一个人,食无定时,志愿者们每次去探望福嫂时,总会记得给福嫂带去一份餐点。用当时探访过福嫂的志愿者描述:” 上周日上午(2013/11/17 AM)探访完新湾三东敬老院后,已临近中午,我跟着策划部的老队友陈乾哥哥骑行绕过了几道弯弯后,来到了虎门销烟旧址附近的一个小巷里,探访了在那里生活了多年的一位孤寡老人---福嫂.途中,乾哥在一家广东饭馆给福嫂打了一个包:一碗粥和一碗肠粉.临走前特意嘱咐我,到了福嫂那里千万不要说,这是我们买的,要说是好心人送的.虽然我并不知道为什么,但还是点了点头.到后来才知道,原来福嫂担心我们为她花了钱.心中不好受.” “此时已临近寒冬,却发现福嫂还穿着凉鞋.于是几个队友跑到附近的超市帮福嫂买了一双棉鞋.”“ 她还是围着那个暗青色的小碎花头巾.那小碎花的颜色已经变成了灰蒙蒙一片,早已失去了它原有的光泽,想必是跟着福嫂有些岁月了.福嫂还是穿着一身小碎花灰布衫,由于天气比较冷,福嫂的衣衫比较单薄,为了让自已暖和一点儿,福嫂双手紧抱,佝着身躯坐在楼隙间的那个角落里.以躲避寒风的侵袭.当我们看到此景时,不禁鼻头一酸.迅速把四周围了起来,尽可能的让寒风不要吹到福嫂.” 2)为福嫂剪指甲 “.志愿者红凤小丫头发现福嫂的脚指甲很长,想必已经很久没有剪过了.向队友们借了一把指甲剪帮福嫂剪起脚指甲来.,老人的指甲都比较厚,比较硬.所以比较难剪.刚开始怎么剪都剪不动.于是她咬着牙,双手捏着指甲剪才帮帮福嫂把脚指甲剪了下来.我们当时提议由我们来剪,她却一直坚持要自已来,还告诉我们说,她能行,能剪得动. 看着她那认真的样子,我不由佩服起来,不怕脏不怕累,帮忙老人锤锤背.咬紧牙,含着泪,此种精神真可贵. 给老人剪完脚指甲后,擦了擦手后.红凤问福嫂要不要吃东西,因为已经临近十二点了.于是她又给老人喂起粥来.她很细心,担心烫着福嫂,于是每舀一勺就先吹一下.然后一边喂一边用白话对福嫂说道:”福嫂,慢慢食,小心烫.”.那份对福嫂的细微无至的爱一览无遗的显露了出来.让我们不得不向她竖起了大拇指. 已正值响午,阳光显得隔外的刺眼.我们担心福嫂被晒到,就将她扶到阴暗的地方坐下.这时,我们发现福嫂坐的小凳子已经很旧很破了.担心福嫂会因坐不稳而摔倒.队友们又去商店买了一个小凳子送给福嫂.” 3)帮福嫂清理房间 在帮福嫂清理房间的时候,志愿者们也要讲求策略,因为一般老人不愿意别人碰自己家里的东西,而且福嫂把家里的那一堆垃圾当做是可以换钱的宝贝,所以更加不愿意别人碰它;但是启恒队友们看见福嫂家里如此情形,更加的心疼,怜悯;用当时帮忙过福嫂的志愿者们回忆录告知“ 平哥带着一队人去给福嫂清理了过道里和屋里的杂物。我们则负责和福嫂聊天转移福嫂的注意力,让福嫂不要注意到平哥他们,走进屋内,一种浓浓的死老鼠味道扑鼻而来.想必应该死了几天了,我们进去找了好久,才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它.并把它清理了出来.同行的一位女队友忍受不了这种味道,反起了胃来.连忙跑到屋外.干呕起来.看着她这种情形,乾哥建议她到外面跟福嫂聊天,屋里的卫生由我们几个男队友帮忙打扫。屋里很乱.真的很乱.杂七杂八的摆得到处都是,零零散散.使得原本就很小的屋里变得更加的紧凑.我们几个男队友想将里面摆整齐一点儿.但得到乾哥的制止.他告诉我们,以前来的时候也考虑过这样做,但老人年纪大了,记忆力变得不怎么好.如果我动了里面的摆放次序,很有可能会让老人找不到她所需要的东西.好心办坏事,将会更加麻烦.于是我们打消了刚才的念头.把一些有脏污的东西拿到屋外清洗了一下,又按原位置摆放了回去. 清理完之后,我们陆续走了出去.” 4)陪福嫂聊天 等等…… 就这样,从2009年开始,启恒服务队一如既往的,风雨无阻的探访福嫂,跟她说说话,剪剪指甲,按按摩;偶尔鼓动福嫂走出她的那条小巷子,带她去林则徐公园走走,用善意的谎言述说每次带去的餐点都是不花钱的,让福嫂吃的安心;每次帮福嫂打扫家里卫生,如同打技术战,前排掩护,陪聊天分散注意力,后排遮掩把清理出来的垃圾拿去扔掉;这一幕幕的事情,虽然这些在别人眼中或是不理解,但不身在其中,无法体验助人的乐趣,照顾福嫂,照顾老人,可以隐射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每一位家庭都不缺老人,但我们如何照顾老人,陪伴他们,谅解他们的,读懂他们现在的心情等等。。。。。。不能用三言两语就能说的清楚,却能用别人身上发生的情况去悟出道理,从而学会与老人相处。 以上是2009年至2013年,启恒服务队从一开始遇到福嫂,福嫂接受志愿者帮助的点点滴滴! 你们还想继续知道2014年以后又发生了哪些事情呢?想知道启恒的志愿者在探访福嫂的活动中,还为福嫂做了哪些事? 请继续期待:2009至2019我们相伴的十年《福嫂探访》下篇
|